“海南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,其自然环境、经济能力、社会资源具备生态人居建设的良好基础,岛内的任何空间环境都具有生态人居的魅力,并且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依赖度不强,海南有条件成为生态人居的国际典范。”在第一届(2010)中国生态人居国际论坛会议上,中国建筑学会生态人居委员会主任薛孔宽如是说。 海南全省陆地面积3.54万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845.03万人,土地总面积33920平方千米,森林面积1714700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51%。2010年1月4日,国务院发布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至此,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。 海南国际旅游岛率先启动新型建材与新型房屋发展战略,主动发展低碳建材与低碳建筑产业链。薛孔宽说,新型房屋是住宅产业化和发展产业链的集中体现,新型房屋应成为海南城乡建设的主导成品住宅和建筑发展方向,海南应该建立新型建材集成物流服务体系。 薛孔宽坦言,海南应该在“劣势”中发现优势和特色,海南的常住人口总量现阶段应适度控制在1000万以内,切勿盲目扩大,主要以平衡国际旅游岛的生产、生活、服务能力为基准。同时,海南要留有足够的人居空间和环境资源,保障旅居人口的自由流动,这不仅有利于海南旅游经济的发展,也使海南岛保持可持续能力。 虽然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,但生态人居的建设对全世界都是初级阶段,中国的行动并不落后,海南岛更是高点起步。“中国只有一个具有资源有限、潜力无限的海南岛,国际旅游岛将是展示中国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最佳窗口。”薛孔宽说。
|